巴特今天毕业了

[作者:;来源:;时间:2024-10-22 12:43:51;阅读:292次]


巴特今天毕业了



6月3日,儿子巴特所在的美高,举行了属于他们的毕业典礼。

有些遗憾,在国内的我没办法现场见证儿子的这一重要时刻。但老母亲表面虽云淡风轻,内心却很是激动,故写下此篇,来祝贺我的孩子巴特。

借这个重要时刻,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巴特的故事。关于一个小男孩独立成长,历经波折,成为独挡一面的男子汉的故事。

把毕业典礼

做出仪式感的美高


巴特今天从美高正式毕业,请先容我介绍一下他的美高母校。

历史上的《莱克星顿枪声》,在莱克星顿小镇上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枪,而巴特所在的美高——莱克星顿高中,就坐落在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小镇上。

这次的毕业典礼,他们举办得相当隆重,跟国内高中不同,美高是非常注重仪式感的。

从我们家姐姐远程发来的视频看,毕业典礼现场很壮观,学校直接租下了UMASS的一个体育场,还邀请了包括州议员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来站台演讲…


在波士顿,公立校资源是优于私立校的,莱克星顿高中算是当地梯队的公立校了,曾被《新闻周刊》评为全美更高中,也是为哈佛输送学生最多的七大种子学校之一。

202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,卡罗琳·贝尔托齐Carolyn Bertozzi就是从这里毕业的。

莱克星顿高中毕业大合照

因为坐落在富人区,各项环境条件相对好,而且美国的公立校,只要你能够在当地有住所(购房或租房都可),就可以申请那儿的学校。这里就有不少华裔家庭的小孩(华裔真是在哪里都卷…)

当天,巴特还整了个小乌龙,把自己毕业帽上的穗子落家里了,错过了“拨穗礼”,不过丝毫没影响他将要放飞的心情哈哈~

从北京五中到美高11年级


我们家两个孩子,姐姐是老大,不避讳的讲,相比姐姐,我在弟弟巴特身上投入的精力少很多。姐姐从小读国际学校,他读公立,姐姐各种补习,巴特到初二下学期前都没补过;

给他的陪伴也相对较少,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说:我对待巴特,就如同充话费送的一样…毕竟男孩子嘛,总觉得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去闯;

从小学到初中,即便后来在171中学排名倒数,学习上我都没给他使过什么劲儿。

直到初二下学期,我感觉再这样下去不行了。升高中已是箭在弦上了,当妈的还是得想办法为孩子“努一努”啊~

当时,我就给他报了一对一补习。我的巴特,当时的反应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。

刚走出培训机构的大门,孩子就拉着我的手就哭了。

从那以后,他真的就将每一分钟都利用起来,网课时间一到,那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,他觉得妈妈花了很多钱给他补课,所以一刻都不能浪费。

有一次姥姥进了他的房间,他非常严肃地拒绝姥姥:“您知道我补课一分钟多少钱吗?”

巴特平时看着大大咧咧,没想到这么细腻,我当时感到无名的心酸:原来在巴特心中,给他补课是妈妈关心在意他的表现。

也正因为他的努力,中考顺利考上了北京五中,其中物理还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。

这把我高兴坏了,没想到儿子有这样的爆发力,现在想起来,我真是个不太合格的妈妈,儿子的我一直没看见。

疫情期间独自赴美

后来巴特转学,从北京五中去到波士顿莱克星顿高中。

那时我在美国照顾姐姐,巴特在国内跟着姥姥,但姥姥年纪大了,因为要照顾巴特,和姥爷也是分开的状态。

我一不忍心看姥姥姥爷无法共度晚年,二是也不想让他们姐弟俩分隔两地,于是心里一横:让巴特也来波士顿吧,读美高!

做决定容易,实现却要花费一番功夫。从国内申请美高,基本都是8升9、9升10,或者干脆去了重读一年,但我们下决定时已经有些晚了,巴特马上上11年级,申请私立寄宿的机会已经没了;

后来我们辗转找到现在的莱克星顿公立高中,还需要满足入学条件,在国内公立,巴特的托福分数是不够要求的。


莱克星顿高中

于是又迎来了一轮补习,努力的巴特,把一切能用的碎片时间都用来备考,上下学路上都在背单词。当时我在美国,无人督促的情况下,姥姥说巴特经常学习到夜里一两点。

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,他就从开始的听说读写四科只有个位数,到最后拿到80+的分数…

值得一提的是,去美高上学,当时正值疫情,巴特也是一路自己飞往美国。

路上真的小状态不断,先是登机前一小时,发现没有提前线上注册,姐姐远程协助,算是有惊无险;

到了香港转机,他发现大家手里都有一个小黄本,但他没有,一着急又把机票搞丢了。简直了,我当时的心情,完全可以用“心急如焚”来形容…

图片

幸运的是,那个小黄本并非强制要求携带,机票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新补办,这才一路跌跌撞撞到了美国。

解决完这一切,他还挺淡定,在飞机上该吃吃该玩玩,但当时真的是把我着急坏了,他毕竟是个未成年,在巴特飞行的20多个小时,我几乎没合眼…

初来美高,

小小的年纪大大的能量

前面讲到莱克星顿高中,虽可以就读,但它不允许转学生重读。

巴特申请时已是10年级末,这意味着,他得从体制内高中,直接跨到美高11年级,没有任何适应和过渡期,能不能跟上学习进度是个未知数,说我不担心那是假话。

他也经历了一个从完全陌生到适应的过程。

在美高,最难的并不是物理化学这些理科,而是英文阅读、英文写作这些文科。

我记得当时他们学校开了一门关于《麦克白》的戏剧课,巴特根本看不懂,但每节课后还要写essay。

那段时间,他每天晚上三四点都不睡,一直在背后默默下苦功,看那本《麦克白》的原著。

后来他跟我说,因为看不懂,所以他用最笨的方式,先把原著一页一页翻译出来,对照着看每一章都讲什么内容,再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试着写文章。

这样子持续了很久,最后他把英文阅读和写作完全攻下。在巴特的11年级生涯,他不仅成绩没掉下来,门门功课表现得还挺。

巴特这孩子内驱力特别强,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会提前做好安排。

学习之余,他也爱打游戏,我对此并不反感。不知为何,我特别爱看他打游戏,有时我会跟他说:儿子别学了,咱们来打会游戏吧。

他反而会拒绝我,说自己还有作业要做,平时打游戏就是为了学累了换换脑子,这一点让我这个老母亲着实有些自豪。

从国内到美高,

有一点不能忽视

学习问题算是解决了,新的问题又出现了,那就是巴特在美高的社交。

美高是“选课制”,每个孩子的课表都不一样,它是没有班级的概念的;

跟同学的关系,并不像在国内那样紧密,每个孩子都是各忙各的。

更何况,莱克星顿这种学校,学霸云集,学生都非常卷,这种环境下,孩子要承受的压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。


巴特在莱克星顿高中

巴特原来在国内是有好朋友好哥们的,但来到这边,感觉就变了。经常就是头上戴着耳机独来独往。

我不想让孩子变成一个书呆子,所以我很注重孩子社交这方面的能力,包括异角兽,我也是把社交发展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。

为此我们还深谈过,巴特说相比国内确实有“孤军奋战”的感觉,这边的学习体制,确实做不到国内的那种“团体感”,但他也非常享受,他这样描述国内和国外的差别:

之前在国内,学习会更累,在美高,学习效率会更高,很多知识当堂解决,反而不需要课后再下额外的工夫。

这一点给到美高家长们参考。

美本申请,

如同静待花开


最后,当然要讲讲巴特的美本申请。原本我们打算第二年申请,但不可抗力因素打乱了我们的计划。

申请计划又是临时更改,那会儿,当时的ED1已经赶不上了。

不过有之前的各种突发情况应对经验,后面的困难真的都不是事儿了。

巴特的托福和SAT,都是考了两次,最后分别拿到106、1460的分数。

他自己也很靠谱,从11-12年级就开始每周盯着GPA,不让它掉下来,在最后提交阶段的绩点为3.7+。

选校上,我们也是实事求是,藤校什么的那不是我们的目标。由于准备时间仓促,标化也没机会再刷新分数,最终我们选择了波士顿大学。

一方面是基于地理位置,它的教育、医疗等资源条件的考虑,姐姐也同在波士顿的巴布森商学院就读。

另一方面,巴特申请的天体物理专业,未来大概率会往硕博方向继续深造,在波士顿大学,地理位置跟MIT等众多名校毗邻,其内部学术资源完全是共享的。

补充一句,专业选择上我真是没费啥心,在巴特小时候,我无意间送了他一套刘慈欣的《三体》三部曲,给他播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,并且发了芽。

除此之外,课外活动上,我也没操什么心,都是巴特跟自己的申请老师一起在做。这些活动都不算独特,但我知道,这些都是巴特想做的。

努力的人儿更容易被幸运眷顾,巴特于ED2轮次拿到了波士顿大学的Offer。

一直以来,我和我周围的人只看到姐姐光彩夺目的光环,巴特作为弟弟好像一直是姐姐的陪衬,被姐姐血脉压制。

但走到今天这一步,我觉得他完全可以跟姐姐并肩站在一起,他的光芒不仅不会被掩盖,还跟姐姐一样闪耀。

我的巴特,你长大了,妈妈从心底为你骄傲~


来报恩的小孩

巴特,对我来说,是一个来报恩的小孩。

我给儿子取名巴特,一个蒙古名字,意思是“英雄”。我希望他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,成为自己人生舞台上的英雄。

很多人都说,有了个孩子的经验,第二个孩子的养育会更加得心应手。

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,尤其是我家里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,两个孩子的教养方式,听我讲述完很明显是有差别的。

我的个人感受:女孩子要像花朵一样养护,对男孩的教育,我把他比喻成小树,我只是负责帮他把土松一松,给他适当的阳光和养分就够了,剩下的就是靠他自己自由自在地成长。

而且他自己要去经历风雨,面对困难,遇到事情自己要找解决办法。这样才能茁壮起来。

但说实话,我也不知道我是对是错。(跟我有同样迷思的家长,欢迎文末我个人微信,加入我的社群跟我一起讨论)

其实不管男孩女孩,我和姥姥,都以世界观教育为大前提,先学会为人,再去处事,那么孩子就长不歪。正如异角兽的理念,做的不止是申请,而是终身教育。

最后,让我喊句话:儿子,妈妈永远支持你,做内心强大的男子汉,不被困难打倒,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妈妈和姐姐是你永远的最强辅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