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孩子上马,再送他一程

[作者:;来源:;时间:2024-10-22 12:46:17;阅读:263次]


扶孩子上马,再送他一程



这一期,我想和各位家长朋友们,聊一件相对严肃的事。

迷失美国

从名校生变成“空心人”


你见过最让人痛心的学生是什么样的?

可能很多家长会说:是不学好、反抗父母、逃课的孩子等等…

而最让我痛心的其实是:曾经很,后来却迷失了自我,找不到人生路的孩子。

近两年我接触到不少案例,孩子在高中时成绩优异,标化恨不得满分,成功进入很不错的大学就读。

然而一个学期下来,一问GPA,综合下来不到3.0,明明具备学习能力,当初也是打过申请的“硬仗”的,怎么没过多久,尖子生就变成“学弱”了呢???

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:相当一部分学生,大一的GPA都很难看…

家长由于在国内,完全处于不知情的状态,孩子也是稀里糊涂,满脸的迷惘加无助;

让孩子说说自己的大学生活,吃吃喝喝,庸庸碌碌,乏善可陈。

孩子在国外的大学学习无以为继,国内的家长还沉浸在孩子的“名校”光环之中...

大学生活本该热辣滚烫,怎么会变得如此没滋没味了呢?

陪读女儿一年半

我看清了孩子们的留学现状


是什么让原本在国内勤恳上进的孩子,去到国外短短数月,连GPA都护不住。

不适应?贪玩?还是孩子不够?

在跟他们深聊后我发现,他们都是在无觉察的状态下,荒废了大把时光。

这不由让我想起之前女儿读大学时,我去陪读的那段日子。

那会儿洋洋刚入读巴布森,我经常把她送到学校后,就溜进她们的校图书馆。

在那里有不少中国学生,我观察到的两个现象让我记忆犹新。

,很多中国学生喜欢抱团;

第二,大家花大量时间在一起,但并没有把时间花在学习上。

每天的派对、饭局,成群结队,应接不暇。美式的自由和纸醉金迷、半只脚踏入成年人的社交名利场,更让刚刚离开父母管教和高中环境的他们着迷

而且,初到美国,很多孩子是不够自信的,因为怕被说“nerd” ,很多孩子更先寻求的就是“身份认同”,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交中。

学习似乎变成了最不重要的一件事。大家再不想当回一个“书呆子”,要去social、结交人脉,“哪个圈子接纳我,我就进入那个圈子”。

日常课业得过且过,对未来虽有不安,但只有“远大”目标,没有切实规划。

这些高中的孩子,考上大学就像完成一个里程碑,对于接下来的计划没有自己的打算。别人去华尔街我也想去,别人转码我也转。

没有清晰的个人目标,自然也没有学习动力与内驱力,像一根空心芦苇,风往哪儿吹就往哪个方向倒下去。

忘了自己过去是谁,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谁,将来又会是谁。

他们的大一,缺乏正确合理的规划和陪伴引导。

“空心”留学生并不在少数


我不是危言耸听,在美国,这样的留学生不在少数。

很多家长不知道,对于成年的年龄界定,中国是18岁,美国是21岁。

一个不争的事实是,我们的孩子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成熟,18岁高三的孩子,其实本质还在象牙塔里,他之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,家长帮办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。

等从国内去到美国的花花世界,其并未适应从学生到独立成年人的身份转换,无独立心智谈何独立人格,要么彷徨不安,要么随波逐流。

有些家长可能会说,我讲的是不是个例,但很遗憾地告诉你,大部分留学生,毕业后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千奇百怪的,而真正的孩子,可能占了1/10都不到…

在美国读完四年后,GPA能够达到3.5以上,这样的中国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。

很多孩子都是大一时没有hold住自己的GPA,如果大一的GPA过低,你大二大三想补回来,哪怕都考到4.0,最后的综合绩点也不会高。

想继续深造,几乎无缘藤校。

这意味着,你在大一就已经失去了通往金字塔尖的机会。

不仅是孩子,家长们对孩子的大学生涯规划也不够清晰。对于学校本身、专业未来前景等,都只有个笼统的印象,好似除了比比排名一无所知。

有实力的家庭,孩子出来后尚有路可走,父母无论怎样都给孩子留了后手。

但还有更多的普通家庭,费了大力气孩子送出国读书,最后花了几百万拿了个空壳的毕业证。

在当地,拼不过有实力有绿卡的留学生;回国,卷不过努力的国内学生;最后要么是放低要求,要么就是继续啃老。

这时候家长再后悔,已为时已晚。

大一,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?


说了这么多,我们到底该如何做,才能帮助孩子稳步度过大一时光?

我给大家以下这三个方面的建议——

1、学术学业规划:GPA决定深造上限

GPA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相信经历过美本的家长都知道。

其实在我女儿洋洋申美本时,就在这上面吃过亏,高中阶段的洋洋,因为多次转学,导致她的GPA波动很大,最终对大学申请是产生了影响的。

所以,到大学后,我们都十分重视GPA,整个大一上半学期她都憋着劲儿把GPA弄好,基础打牢了,自信心上去了,后续也更轻松,洋洋的GPA到现在都保持得很好。


保持高GPA的小Tips:

1.大一选课,要提前了解专业所设课程,一些热门课程非常抢手,一年可能只开一次;

2.选课不要贪多贪难,详读课程介绍,避开自己不擅长的科目,保护好自己的GPA;

3.提前了解任课教授,口音、授课方式、考试难度等等,做好心理准备;

4.掌握好学校退课系统,万一真的不适合自己,不要等着挂科影响GPA,尽早退课省钱省心。

2、职业方向规划:专业+就业完美匹配

我们在大学申请时,使用的专业方向是一回事,等真正进入大学,经过大一一年的探索,大部分学生的专业方向都会发生变化。

所以大一是一个的细分专业探索期。通过选课和学习体验,重新锁定自己的优势和兴趣,并且要尽可能的结合未来就业前景。

拿洋洋举例,大一她根据自己的满分会计课优势,大二选择了更匹配自己的专业——数据分析。大三刚过,她就拿到了PwC普华永道的稀缺实习岗位Offer。


专业+职业再规划的小Tips:

1.选择专业不能只听“榜单”或“现在流行”,也不能仅凭个人、家长喜好。

而是该综合考虑,既有广泛竞争力,自己对其也有热情、有擅长的把握。

2.我们要主动去搜集目标专业/职业各类的资讯,保持自己对于目标专业变化的敏感度。

例如,要常看校网的student profile,了解专业的职业道路(career path),同专业毕业生都就职去了哪些公司?他们的薪资、晋升如何?

3.通过“这个职业需要什么样的学术背景,偏好什么技能的求职者”,倒推你在大一、大二选专业、投实习的具体操作。

3、社交建议:分清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

去社交并不是一个不值得提倡的行为,但就像前面说的,不要为了社交而社交。

这里我引入两个词汇“有效社交”和“无效社交”,

曾经,因为有我的存在,女儿的大一生活轨迹就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。她也一度“反抗”,认为我限制了她的社交。

我直截了当地告诉她:不是跟别人吃喝玩乐就是社交,高质量的社交一定是先做好自己,然后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

关于初到国外,社交的小Tips:

1.不要盲目地进行社交,可以先退到“角落”观看,选择适合自己朋友和分清不同的结交圈层(吃饭搭子/学习伙伴/至交好友…)。

2.想拥有高质量的社交伙伴,首先要学会具备一个稳定的心态,不被暂时的孤独所影响。

3.哪怕你特别需要朋友,也别做讨好式社交, 否则你交到的可能都是塑料姐妹、塑料兄弟,不是真朋友。

扶孩子上马,再送他一程


我非常理解,在孩子们去大学前,全部的努力只为一个目标——申上一所好学校。学生、父母、机构,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名校冲刺上。


可申请上了以后呢?有人可能会说,以后的事等考上大学后再说,现在聊这个是不是有些太为时过早了…

很抱歉,上面的种种案例数据,就是“考上以后再说”、没有大一规划意识的下场。

“大学前,我所有的努力都在上大学这个目标上面,但没人告诉我,申请上以后要怎么办。”

没有人去关注孩子去到大学之后的问题,家长不知,机构不知,孩子也不知。

我一直认为,「考上大学后的大一,才是决定孩子人生走向的重要节点」

如果你的孩子还未去到大学,现在聊这个,时间正好。

现在市面上,几乎没有将服务延伸至大一的机构,异角兽觉察到了,并且设计了一系列完善的大一保驾护航服务。

我希望从异角兽走出去的孩子,不仅身披名校的光环,同时也会在大一这个过渡期内,大放学术和人格异彩。

如果都等到考上大学再考虑,黄花菜都凉了。